中國時報【吳育光/台北報導】

「我76歲了,基金會已運作21年,還能掌管多久呢?」謝國城棒球基金會董事長謝南強看著歲月匆匆,憂心仍有四大心願未了,每個心願都流露他對父親的景仰與懷念。

末代世界盃中華隊未能進8強,謝南強比誰都急!他表示,其父謝國城生前不僅支持三級棒球,也關心成棒發展。在1969年金龍隊奪取世界少棒冠軍的前20年,心力投注於成棒。今年是其父百歲冥誕暨辭世20周年,他特別出書《打一場生命的好球─棒球之父謝國城的故事》,並於台南舉辦第1屆謝國城盃成棒賽,使基金會贊助跨足台灣四級棒球,不負其父親台灣棒球之父美名。

台灣在威廉波特已16年沒拿冠軍,成棒從08年京奧後也漸失世界五強丰采。謝南強說,之前少棒隊選拔都先選小馬聯盟代表隊,第2輪才是威廉波特代表隊;惟威廉波特對台灣有特別意義,他建議調整選拔順序,09年終於派出最強的龜山少棒隊並闖進冠軍戰(獲亞軍)。

台灣因學制關係,應屆畢業生到8月已非在校生,威廉波特少棒賽多派小5生出征。謝南強說,按照選拔時未滿12歲的資格認定,即使8月超過12歲仍能參加,是台灣畫地自限,導致球員小別隊半歲到1歲而奪冠困難。

「我第一個心願就是想看台灣少棒再奪威廉波特冠軍,」謝南強說,09年龜山少棒僅宋文華1位強投,若有3位同級投手,相信很有機會奪冠。

「第二個心願是趕快尋覓基金會接班人,」謝南強年事高,近來已半退休,逐步清理個人事業和投資,「我沒有兒子接班,2個女兒都嫁到美國;我計畫把謝國城棒球基金會交由棒協接管,已準備好10年經費,但10年後呢?」他默然。

「第三個心願是為我父親成立棒球博物館,」他說,早在前棒協理事長章孝嚴時期,即捐出兩大箱其父收藏的獎盃和錦旗,惟歷經3任理事長後竟不知去向?幸虧歷代少棒的老照片、簽名球具和王貞治文物仍然保存著。之前他已跟遠雄董事長趙藤雄商議,待台北大巨蛋蓋好,內部將成立一間棒球博物館,讓更多人了解謝國城對棒球的貢獻。

「第四個心願,希望台灣有1座球場冠上我父親的名字。」謝南強說,現在威廉波特少棒賽主場地Howard J.Lamade球場,就是紀念世界少棒賽的推手而命名。希望有縣市政府緬懷其父生前對台灣棒球的貢獻起而效法,「我已76歲,快要做不動了,期待這些心願早日實現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