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25日專電)台北市政府力爭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,國際大學體育總會官員范登普拉斯表示,不論是提升國際能見度、增進都市形象或經濟獲利,承辦世大運有可觀的效益。

國際大學體育總會(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,FISU)官員范登普拉斯(Marc Vandenplas)告訴中央社記者,承辦世大運的具體效益,對不同的主辦城市說來,各有千秋。

就提升國際能見度而言,他說,過去塞爾維亞因戰爭被排拒在國際社會之外,但2009年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舉辦的世大運落幕後,塞爾維亞又再度被國際社會接納。

范登普拉斯說,中國大陸北京於2001年舉辦世大運,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(IOC)證明有能力承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,進而取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。

就都市更新效益而言,他表示,有機會承辦「小奧運」的城市,必定得完善各項運動場館設施,改良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等硬體建設,這是促成都市向上提升的絕佳良機。

他表示,比賽期間數以千計來自世界各國的選手、教練與代表團成員,不但能促進主辦國與城市的觀光產業,連帶旅館等服務業也因此受惠,加上全球主要媒體爭相採訪,無形中對主辦國和城市做了絕佳的宣傳。

另據FISU統計,夏季世大運為期12天的賽事,平均電視直播時數達250小時,轉播賽事總時數約有500小時。

世大運是每兩年一次的國際性綜合運動競技賽事,賽程分冬季與夏季,首屆1959年在義大利杜林(Torino)舉行,迄今已超過50年。范登普拉斯說,世大運的規模僅次於奧運。

主導世大運的FISU統計,FISU目前會員總數共163個,但1949年成立時僅有8個。因夏季世大運被視為「小奧運」,加上參賽者限定年齡17到28歲的在學大專學生,正值運動生涯巔峰,比賽精彩可期。

田徑、游泳、跳水、水球、籃球、擊劍、足球、競技體操、韻律體操、柔道、乒乓球、網球與排球等13項為夏季世大運指定競賽項目,2017年起夏季世大運的指定競賽項目將增列跆拳道。

跆拳道向來是台灣在國際賽事中的強項,若台北市政府能取得2017年的夏季世大運主辦權,將是台灣奪牌的大利多。(本文附有照片)100112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