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陳志祥/專訪】

張滄彬幾乎與桃園的棒球畫上等號,桃園棒運的大小事找他就對了,然而張滄彬是嘉義人,他是在桃園落腳歸戶、事業有成,,是台灣基層棒壇的傳奇人物。

球員出身的張滄彬,打過台北體院棒球隊、陸軍棒球隊,張滄彬說:「1975年的世界盃國手選拔,我因為沒有背景而無法入選國手,就此讓我看清棒壇的現實,於是毅然退出棒壇。」

從此張滄彬在桃園新明國中教書,直到10年前組訓球隊而重現江湖,右投的張滄彬伸出他的右手時,仍然清楚看出他的右手肘是彎曲的,這是運動傷害,但是他從不後悔他的棒球路。

10年來,他深耕桃園棒球就是想把早年失去的比賽榮耀找回來,張滄彬表示:「當了教練,我什麼好處都不要,乾淨地帶隊,不怕被干擾,做好榜樣,同時可以灌輸球員品德教育。」

張滄彬最厲害的是擁有廣大的人脈,找得到贊助球隊的資源,他的子弟兵賴鴻誠說:「張教練都叫我們專心比賽就行了,經費的事讓教練煩惱。不過,球員們也會感受到張教練的苦心,全力以赴爭取佳績。」

張滄彬是個不服輸的人,以前想當國手的遺憾,讓他更用心帶領桃園棒運,雖然桃園棒運已開花結果,但他說:「我還有很多事想做!」近年來,桃園縣的棒球發展規畫一定要經過張教練參贊,讓這位棒球教父一直很忙。